首页 > 文学常识 > 作家作品 > 韩愈的成就有哪些 韩愈的成就介绍资料

韩愈的成就有哪些 韩愈的成就介绍资料

作家作品 2022-12-24 17:19:16 韩愈 韩愈的成就

【 xiumi360.com - 作家作品 】

网友提问:韩愈的主要成就是什么?

优质回答:

韩愈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,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。第一是文学领域。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与柳宗元领导文化之潮流,文起八代之衰。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和文体革新,不但恢复了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,而且直接启示了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,开创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,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。第二是思想领域。韩愈主张尊王攘夷,《原道》揭示了儒家的基本精神和思想精髓,驳斥了佛道两家的玄虚之论,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。韩愈直承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武、周公、孔孟之道,第一次揭示了儒家思想的道统论,有力促进了两宋理学(新儒学)的形成和发展。

韩愈的成就有哪些 韩愈的成就介绍资料

其他网友回答

问答,有问有答。我是璞玉待琢,我来回答这个问题。

提问:韩愈的主要成就是什么?

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思想家和教育家。这里我从教育思想和文学影响两个方面来谈谈他的伟大成就。

一、韩愈的教育思想(一)弘扬孔孟之道

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思想家和教育家。他高举儒家道统的大旗,猛烈地反对佛老,提倡古文运动,以复兴儒道为己任。他认为儒家的道有一个传承的过程,从尧开始,中经舜、(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,最后传至孟柯。孟柯死后,儒道不复传矣。为了重振儒家的道统,韩愈极力抨击佛道,尤其反对外来的佛教。韩愈曾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,他热心教育事业,积极培养人才,不断探讨有关的教育理论问题,是唐代著名的教育家。

(二)、“性三品说”及教育作用

(1)性三品:

第一、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,认为人有性有情,性是先天具有的,情是后天习染的,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。

第二、性和情皆分三品,性有五德,情有七情。上品之性为善性;中品之性可善可恶、尚未定型:下品之性为恶性。

第三、性可移,但性的品级不可移。上、中品之人可受教育,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,而三品之人,都固定在天生的“品”的界限内,是“不移”的。

(2)教育的作用

第一,从性三品说出发,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。

对于不同的人性,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。上、中品之人可受教育:下品之人,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,只能以刑罚制之。但教育不能改变人性,不能使下品转化为中品、中品转化为上品,教育只能在品之内发生作用。

第二,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。

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是不同的,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,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制,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。这与孔子“有教无类”的思想相比是倒退的。

第三,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。

由于人天生包含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的道德内容,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来,而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。

第四,评价:韩愈一方面肯定 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,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,人性三品不可变,教育只能在品味内发挥作用,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,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
(三)、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

首先,他重视人才的培养,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。同时,重视人才的选拔,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。

根据自身参加科举的体会,韩愈抨击了科举选士的弊端,指出依靠科举不仅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,反而会埋没治国兴邦的大才。他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为喻,希望统治者能够以特别的方法发现人才、礼遇人才,不拘一格地选拔入才。

(四)、韩愈论师道

1、内容:

《师说》是韩愈一篇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。 在这篇文章里他系统阐述了他的教师观,: 提倡社会要尊师重道,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:

(1)教师的任务。“师者,所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。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传道,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;二是授业,即讲授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;三是解惑,即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。

(2)以“道”为求师的标准。

韩愈主张不管其门第、出身、相貌等如何,只要学有所成,合乎儒道,就可为人师表。他提出“圣人无常师”,主张广泛地向他人学习,开阔自己的视野,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。另外,“道”是无处不在的,只要能体认到它,就可以为师传道了,”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”。

(3)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。

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,“ 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。只要闻道在先,术业有专长者,皆可以为人师表。

2、评价:

(1)韩愈的《师说》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,后人有关师道观的不少论述皆受其影响。

(2)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、授业、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,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,向学生学习。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,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;既提倡乐为人师,勇为人师,又强调不耻下问,虚心拜人为师。

(3)韩愈看到了师与道、道与业、师与生之间的统一关系,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启发意义。

二、文学影响

(一)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并称为“唐宋散文八大家”并尊他为之首。

(二)、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,称为“杜诗韩笔”;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。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,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。韩诗力求新奇,重气势,有独创之功。韩愈以文为诗,把新的古文语言、章法、技巧引入诗坛,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,扩大了诗的领域,纠正了大历(766~780)以来的平庸诗风。

(三)、韩愈积极领导了“古文运动”,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。 所谓古文运动,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,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。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。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,就是:“通其辞也,本志乎古道也。”以古文来振兴儒学,恢复“圣道”。

(四)、 韩愈认为,“文以载道”,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,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。“本深而末茂,形大而声宏”。 韩愈以“物不得其平则鸣”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,认为人“有不得已而后言者”。 韩愈认为,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。但必须“师其意,不师其辞” 。

(五)、韩愈还提出,写文章应该“唯陈言之务去”,去陈词滥调,务争有所创新。韩愈领导是成功的,从此“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”,一改淫靡的文风。韩愈的文学主张,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。

(六)、文学著作。韩愈的散文、诗歌创作,实现了自己的理论。其赋、诗、论、说、传、记、颂、赞、书、序、哀辞、祭文、碑志、状、表、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,均有卓越的成就。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、长篇,有《原道》、《论佛骨表》、《原性》、《师说》等,它们大都格局严整,层次分明。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,短篇如《杂说》、《获麟解》,比喻巧妙,寄慨深远;长篇如《送穷文》、《进学解》,运用问答形式,笔触幽默,构思奇特,锋芒毕露。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,体裁多样,文笔多变,形象奇幻,理论精湛。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。学习儒家经书的,如《平淮西碑》,用《尚书》和《雅》、《颂》体裁,篇幅宏大,语句奇重,酣畅淋漓;《画记》直叙众多人物,写法脱化于《尚书·顾命》、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职》。继承《史记》历史散文传统的,如名篇《张中丞传后叙》,融叙事、议论、抒情于一炉。学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,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,如《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》、《清河张君墓志铭》等。记文学挚友,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,如《柳子厚墓志铭》、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、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等。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,韩愈也有些“谀墓”(指为死者歌功颂德,在墓志铭中不论其功绩如何,一概夸大其词予以赞颂的行为)之作,当时已受讥斥。 抒情文中的祭文,一类写骨肉深情,用散文形式,突破四言押韵常规,如《祭十二郎文》;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,四言押韵,如《祭河南张员外文》、《祭柳子厚文》。此外,书信如《与孟东野书》、赠序如《送杨少尹序》等,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。韩愈另有一些散文,如《毛颖传》、《石鼎联句诗序》之类,完全出于虚构,接近传奇小说。韩愈散文气势充沛,纵横开合,奇偶交错,巧譬善喻;或诡谲,或严正,艺术特色多样化;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。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,提炼当时的口语,如“蝇营狗苟”(《送穷文》)、“同工异曲”、“俱收并蓄”(《进学解》)等新颖词语,韩文中较多。他主张“文从字顺”,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,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。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。自谓“不可时施,只以自嬉”(《送穷文》),对后世有一定影响。韩愈也是诗歌名家,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、光怪陆离为主。如《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》、《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》等怪怪奇奇,内容深刻;《南山诗》、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、《孟东野失子》等,境界雄奇。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、押险韵。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、本色自然的诗。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,但律诗、绝句亦有佳篇。如七律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、《答张十一功曹》、《题驿梁》,七绝《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》、《题楚昭王庙》等。

结语:韩愈在文学,教育学、哲学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,不但对当时的文学运动和教育方面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,而且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。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振聋发聩的思想启迪。

其他网友回答

韩愈,字退之,生于何阳(河南孟县)。幼年父母双亡,靠嫂嫂抚养成人,25岁中进士,29岁应聘当幕僚。后回到京城,担任过四门博士(大学教授)、刑部侍郎等。

但他的仕途并不平坦,曾因上书请求减轻百姓徭役而被降职,又曾经极力反对佛教,触犯皇帝,几乎被判死刑;幸得朝中大臣营救,才改贬为潮州刺史。最后官职吏部侍郎,所以后世又称他为韩吏部。

韩愈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一、韩愈是杰出的古文家,更是古文运动的领导者。

韩愈在政治上反对潘镇割据,思想上尊儒排佛,在文学上他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。力排六朝以来的淫靡文风,反对讲究声律、对仗,而忽略内容的骈体文。认为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需要,提倡散体;主张文学语言要“辞必己出”,“惟陈言之务去”,对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。

二、韩愈一生写了三百多篇不同题材的文章,并且各种题材都有名篇传世。

他的论说文结构严谨,说理透彻,逻辑性很强。

这类文章虽不属于文学作品,但气势磅礴技巧很高,最能代表他独特的风格。名篇有《原毁》《进学解》《师说》等。

《师说》针对当时人们耻于从师的陋习,透辟地说明了从事的重要性。有很强的说服力。文中关于“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”都可以为师、“弟子不必不如师、师不必贤于弟子”的见解,在今天也还是有借鉴的现实意义。

三、韩愈的杂文和传记文,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

韩愈的《杂说四》(即《马说》),以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比喻人才难以被发现和赏识。寄寓了他早年三次考试落选,后来又被贬官的悲愤,反映出当时社会许多人怀才不遇的社会现实。文章简短明快,富于转折变化,淋漓尽致的发泄了一腔怨恨,鲜明地体现作者“不平则鸣”的文学主张。

韩愈的传记文学名篇

有《张中成传后续》《毛颖传》等。前者记述了张巡等三人在安史之乱中英勇守城的事迹,文中通过一系列遗闻轶事,再加上夹叙夹议,生动地刻画出他们的英雄形象,热情歌颂了他们“守一城、捍天下”的功勋,其中写到南霁云,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请求救兵,贺兰不肯,南霁云当即砍断一指,“血淋漓以示贺兰”的那一段,慷慨悲壮,令人可歌可泣。

《毛颖传》,采用的是“拟人化”的手法,用毛笔写传记。传记中借毛笔“始而见用、老而书疏”的故事,讽刺了统治者的刻薄寡恩,同时又借笔的“老耳秃”讽刺了那些不中用的老官僚;文章写的十分滑稽有趣,别有风味儿。

四、韩愈的书信文章、序文和祭文,也颇值得赞誉

《与孟东野书》《答李翊书》是韩愈书信文章的代表作。后者畅谈了作者读书、写文章的丰富经验,是论”文”的名篇,至今仍有借鉴意义。

《送李愿归盘古序》《送孟东野序》《送董邵南序》是韩愈序文中的名篇。《送李愿归盘古序》借隐士李愿之口,尽情描述了官场丑态,对那些“坐于庙堂、进退百官”声威赫赫的大官,投以极大的蔑视;而对“穷居而野处”的隐居者,则寄予深切的同情。苏轼对这一篇文章推崇备至,夸奖的说它是唐朝最好的文章。

《祭十二郎文》历来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。作者通过回忆往事,倾吐了的对亡侄的深切哀思,文章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,感情真挚,动人哀感。

此外,韩愈的碑文也很讲究,名篇《柳子厚墓志铭》,满掬同情之泪,叙述了柳宗元一生的不幸遭遇,公正的评价了这位品德高尚、才华出众的作家的文学成就。

五、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。

他的散文语言新颖简洁,鲜明生动,缺少陈词滥调。他所创造的许多词语如“垂头丧气”,“杂乱无章”,“动辄得咎”、“俯首帖耳、摇尾乞怜”、“落井下石“等等,完全达到了他所提出的“辞必己出”、“惟陈言之务去”的要求。对丰富我国文学语言的词汇宝库是一个贡献。

六、韩愈又是中唐时期勇于独创,自成一家的重要诗人。

韩愈打破了格律的束缚用写散文的方法作诗,他不用陈词,喜欢用怪字、造怪字,这对改革中唐以来浮浅庸俗的诗风,促进诗歌风格的多样化,起了积极作用。但必须要说的是,韩愈的这种“以文为诗”的写法,也损害了诗歌特有的形象性和音乐美;有些诗由于过分追求新奇而使用很多生僻字,让人读起来比较费劲,需要查字典。

他的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写景时尚,而其他内容的诗篇,如抒发自己诗意情怀的《八月十五夜赠张公曹。反映社会动乱,同情人民疾苦的《归彭城》等,都写得平易自然,朴素刚健。

其他网友回答

韩愈,唐代著名的文学家,思想家。要想大家好,我是平阳一虎,感谢题主邀请。下面简单评价一下韩愈文学史上的成就。

韩愈(768~824),字退之,世称韩昌黎。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思想家,古文运动的领袖,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。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他提出的文道合一、气盛言宜、务去陈言、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,对后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
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被后人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后人将其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韩愈最大的成就,是倡导了古文运动,成为散文的奠基者!

其他网友回答
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,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。

一,他们主要成就在教育文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(文学上的成就最大)

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,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。韩愈文章气势雄伟,说理透彻,逻辑性强,被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。时人有“韩文”之誉。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,称为“杜诗韩笔”;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。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,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。韩诗力求新奇,重气势,有独创之功。韩愈以文为诗,把新的古文语言、章法、技巧引入诗坛,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,扩大了诗的领域,纠正了大历(766年-780年)以来的平庸诗风。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,他也有独到的建树,大力提倡儒学,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,开宋明理学家之先河

韩愈文章的特点之一是“发言真率,无所畏避”,或“鲠言无所忌”,也就是敢于讲话,而且敢讲真话。这个特点是和他积极的政治态度分不开的。

史学:唐人称韩愈有史家的笔力,他撰有《顺宗实录》五卷,是韩愈在韦处厚所撰三卷《顺宗实录》基础上改写而成,他“削去常事,著其系于政者,比之旧录,十益六七,忠良好佼,莫不备书,苟关于时,无所不录。” 从实录可看出他对宫市之斥责,对盐铁使进奉的批判,对京兆尹李实罪行的揭露等等,说明表状所言,符合实情。

二,在教育和哲学上的成就

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中,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,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,就是自己的老师;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,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、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人性论,成为其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,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:

1首先,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;人性存在等级差别,教育对不同的人性发挥不同的作用。还有主张主要的教育对象为中品的人。

2其次,由人性而规定教育的权利;人性等级不同,教育作用不同,教育的实施只限在一定范围内,没有必要遍及每一个人。

3。由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。人性以仁礼信义智为内容,教育要发挥人内在的善性,应以五常道德教育为主,最好的教本是儒家的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

论学校教育与措施

韩愈认为,治国人才依靠教育培养,他主张发展学校教育并采取一些措施:

(1)第一,用德礼而重学校。韩愈继承儒家德治的思想,把教育作为首要的政治工具。要实行德治,必先德礼而后刑法,强调德礼,也必然重视以学校教育为重要政治工具。

(2)第二,学校的任务在训练官吏。学校是宣扬封建道德的中心,也是训练封建官吏的机构。这些是忠心为封建统治效劳的臣僚,他们的职责是把君主的政令推行到民众中去。

(3)第三,整顿国学,韩愈上任后,作为优先的任务,是对国子监实行整顿。

①在招生制度方面,韩愈建议考虑现实,调整招生制度,稍微放宽入学的等级限制;

②在学官选任方面,韩愈主张以实际才学为标准选任学官;

③在转变学风方面,以恢复教学秩序为首要。

(4)第四恢复发展地方学校,主张重视地方学校。

论教学

学生有德的修养,还要有艺的训练,需要教师的教学,教学的目的在于“修先王之道,而其途径则是“读六艺之文”。对于文与道的关系,他认为文是手段,道是目的;文是形式,道是内容,文道合一,而道为主。

三,思想上的成就

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。在宋儒眼中,孔、孟之下,便是韩愈。他在儒学式微,释、道盛行之际,力辟佛、老,致力于复兴儒学,取得了重大的成功。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,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。

四:政治上的成就

韩愈在政治上,反对藩镇割据。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,学者郭预衡指出:韩愈《平淮西碑》的主要倾向是“反对藩镇割据,而歌颂平叛的胜利;赞扬主战派,而批评主和派”,认为“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立场,不应因为碑文少写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贬低”,而且他“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,还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的一时一事,他在一系列的文章里都贯穿着这个思想。”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源自网络,由用户上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不存储mp3等牵扯版权的文件,文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xiumi360.com/wenxue/6267.html

© 2022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

秀米生活常识 版权所有

QQ联系方式:vip@xiumi360.com    [tags标签大全]